目录

ChatGPT妥协了,但值得尊敬

目录
/image/chatgpt.jpg
ChatGPT

我承认,“尊敬”这个词有点大,特别是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程序或算法而言。这份敬意源自以下与ChatGPT的对话,尽管最末这个机器作出了“妥协”。

与ChatGPT这次对话大约三十分钟,目的是辨析政治语境里英文名词 initiative 的词义。最后 ChatGPT 承认,忠实原意才是翻译的第一要务,在政府文件和政治语境里, initiative 直接译为“行动”、“方案”、“项目”、“计划”更贴近英文原意。

回顾“辩论”过程,在步步追问之下,屏幕背后的机器算法始终紧密围绕论题,攻守兼施,既能妥协,又坚持原则;语言上,它不仅用词审慎,而且表达流畅,让人很难看出破绽。工作中时常要看合同、报告、宣传和论文,习惯了随处可见的语法错误和内容的浮夸、羸弱,如今 ChatGPT 的中文简直称得上“清流”。

此时此刻,脑海角落里的旧时光竟鲜亮起来:Gmail的邀请信、加速的小蚂蚁、北图的上网室、ICQ的滴滴滴…… 它们对我说,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以下是对话记录。


  • 问:

    有一个关于词汇"initiative"的问题。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说过"There is established the SelectUSA Initiative (Initiative), a Government-wide initiative to attract and retain investment in the American economy",还有小布什总统2003年说过"The Initiative, the HealthierUS Initiative, really speaks to personal responsibility"。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小布什总统2007年还说过"The first initiative is a new project called the African Financial Sector Initiative"。如今,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经常被翻译为"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官方称其为“一带一路倡议”。我觉得,这里把"initiative"译为"倡议"是不合适的。

  • 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到“initiative”这个词的多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中,“initiative”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 一项行动计划、项目或活动:比如奥巴马总统提到的“SelectUSA Initiative”、“HealthierUS Initiative”以及“African Financial Sector Initiative”等,这些都是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发起的行动计划、项目或活动。

    • 倡议、提议或发起:这个意义上的“initiative”指的是某个人或组织提出的倡议、提议或发起,比如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

    • 主动性、积极性:这个意义上的“initiative”指的是某个人或组织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动权等,比如“take the initiative”表示“采取主动”。

    因此,对于“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将“initiative”译为“倡议”或“行动计划”都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如果侧重强调它是中国政府倡议的话,译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可以的。如果强调它是一项行动计划或项目的话,译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或“一带一路项目”也是可以的。

  • 问:

    貌似美国政府类似的Initiatives指的都是项目或者计划。如果把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译为“倡议”,不知道美国政府有没有这样属于“倡议”的"initiative"?

  • 答:

    美国政府也有一些属于“倡议”的“initiative”,比如“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开放政府倡议)和“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创业美国倡议)等。这些“initiative”都是由政府发起的,旨在推动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通常会伴随着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在这种情况下,“initiative”可以被翻译成“倡议”或“计划”,以强调其意图和行动方向。

  • 问:

    我们知道,中文里“倡议”指提出建议或者发起做某事。对象可以响应,也可以不予理睬。如果“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和“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仅仅是“倡议”,那么它们就不属于规范性文件,无须遵照执行。事实是这样的吗?

  • 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到“initiative”在实际运用中的法律效力问题。一般来说,“initiative”可以指政府或组织提出的倡议、提议或发起,通常是为了推动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因此,“initiative”在本质上是一种建议或提议,其实施和执行需要依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对于美国政府的“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和“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等,“initiative”是由政府发起的行动计划,通常会伴随着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虽然这些“initiative”本身不是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们的相关政策和计划通常都是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或政策要求制定的,并且要经过政府内部的决策和协调。因此,这些政策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要求,以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之,“initiative”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但是其相关政策和计划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制定和执行。这些政策和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执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 问:

    查询多个词典,“initiative"并没有"proposal"或者"suggestion"的含义。比如: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里,相关义项包括“主动性”、“措施、主动行为”;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里,相关义项包括“进取心”和“开端、初级阶段”;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里,相关义项只有“an introductory step”和“energy or aptitude displayed in initiation of action : enterprise”。 这些义项的共同点在于,只管自己,似乎无关别人——无论是措施还是计划,都没有表现与他人的关系。与此不同的是,中文里“倡议”的对象是别人,提出倡议的目的是号召别人一起行动。所以,“initiative”译为“倡议”(“proposal"或者"suggestion”),总觉得哪里不对。

  • 答:

    你提到的这些英文词典的解释都强调了“主动性”、“进取心”、“开端”等含义,这是“initiative”常见的含义之一。在政府文件和政治语境中,这个词通常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或达成某个目标而采取的主动行动或计划”。它并不一定涉及倡议、建议或提案,但也不排除这些含义。在政治、商业和社会领域中,“initiative”可以表示一项倡议或提案,但这种用法可能会因上下文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和“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可以被视为规范性文件,因为它们是政府倡议或计划的一部分,有着具体的行动和目标。虽然“initiative”一词不一定涉及倡议或提案的含义,但在政治语境中,它通常涉及某种具有建议或提案性质的主动行动。

  • 问:

    既然在政府文件和政治语境里,initiative 通常是指主动行动或计划,而并不一定涉及倡议、建议或提案,那么直接译为“行动”、“方案”、“项目”、“计划”,这样不是更贴合原意吗?既然“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和“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可以被视为规范性文件,那么分别译为“开放政府计划”和“创业美国行动”岂不是更贴合实际——倘若译为“倡议”的话,显得毫无强制力,那么还有人听吗?政府的初衷还能达成吗?

  • 答:

    你提出的直接译为“行动”、“方案”、“项目”、“计划”等翻译确实更贴近英文原意。在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忠实于原意,并尽可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将英文中的单词翻译成中文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误解,而你提出的更为贴合原意的翻译则能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当然,在某些情境下,“倡议”这个词可能更贴切,比如在政治口号或者宣传语中。在这些情况下,“倡议”这个词的强制力也可能更为重要。总的来说,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子所处的语境,选用最贴近原意、同时又能准确传达信息的翻译。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已经像是合格的讨论者了。至于事实性,有人说 ChatGPT 经常满嘴跑火车。确实,我也遇到过它把白居易称作“宋代诗人”。看来截至目前, ChatGPT 可以“讲道理”,“摆事实”还不能真正做到。这也许与训练用的语料新旧和成本有关。

以此次“辩论”为例,作为论据,机器给出了两个 initiative 例子。而我们知道,所谓“议”,指表明意见的言论;所谓“倡议”,指首先提出建议1。 ChatGPT 举例所说的 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 ,恰恰不是“倡议”,而主要体现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的相关原则和具体行动2

至于 initiative 含义和使用范围的演变,我和 ChatGPT 继续一问一答,从时间方面补上了逻辑的一环,算是给这次讨论划上了一个句号。至于最后一段史实的准确程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核实,附录如下。


  • 问:

    initiative 在欧美英语国家政治语境里所谓“倡议”的用法,大概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 答:

    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initiative"在欧美英语国家政治语境中指代提出建议或发起行动的用法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最早出现在美国政治中。在美国政治体系中,“initiative”是指通过民间发起的提案向州议会提交一个法律或修宪的提案。这一用法首次出现于1898年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并随后扩展到其他州和其他领域。在此之后,“initiative”开始广泛应用于政治和商业语境中,表示开创新的、创造性的行动或计划。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initiative"在政治语境中越来越常用,以指代各种政策和计划,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3


  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这里的族长……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

  2. 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 最初体现于奥巴马上任伊始签署的一道行政命令。为了落实相关工作,美国联邦政府此后还发布和出台了 Open Government Directive 、 Managing Government Records Directive 、 Open Data Policy 等行动要求和政策。 ↩︎

  3. 这里似乎涉及欧美政治文化的心理嬗变。 ↩︎